幸福住宅 - 安徽省尊凯实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幸福住宅

发布日期 :2006-04-11 浏览次数 :38

幸福住宅

 

  作者简介 :

  王受之――建筑大师 ,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教授, 著作有《世界现代设计史》 、《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 、《世界现代建筑史》等 。

  忽视了心理和人文元素的住宅和社区 ,虽然在大小尺寸 、环境方面有比较高的满意程度 ,但是却不能说是令人感到幸福的 。

  住宅给我们的幸福感其实是相对的 。

  1957年 ,在武汉音乐学院当教授的父亲 ,被打成“右派” ,家况突变 ,母亲带着我们年纪尚小的三兄妹 ,从原来住的非常温馨的教授楼迁到学院那个叫“二十栋”的三层宿舍 ,一家挤住三楼的两间房 。父亲后来从农场回来 ,全家五口挤在那里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 。三层楼共住着十户人家 ,只有一个公共厕所 ,连厨房也是公用的 。

  “二十栋”的左邻右舍都是学院的勤杂工 ,大家和睦相处 ,对我们这“右派”之家倒没有丝毫歧视 。晚上大家一起吃饭 ,父亲就着小唱机小声地听哈恰图粱 、肖斯塔科维奇 、巴托克 、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 ,给我们讲解他们的音乐;冬天的晚上 ,从三楼窗口看去 ,大雪掩盖了整个校园 ,室内一束腊梅绽放 ,清香飘逸 。当时 ,我觉得生活特别幸福 ,对那个拥挤 、缺乏公共设施的家有着非常强烈的依恋 。

  后来 ,我到美国的加利福尼亚 ,一呆就是20年 。住的房子很大 ,四面大窗 ,从窗口可以看见圣盖布利尔山脉;高大的玻璃窗6米高 ,阳光充沛;花园虽然不大 ,倒也四季鲜花盛开 ,爬墙虎爬了4米高 ,把墙面完全遮成一片绿色的毡子;车房可以同时做自己的画室 ,四壁装上书架 ,天花很高 ,需要把四个书架叠起来 ,才能填满一面墙 。但是 ,当年在武汉音乐学院“二十栋”中的那份温暖 、亲情 、和谐感好像没有了 ,心里总感觉有那么一丝不踏实 。

  现代居住与小区氛围

  前不久翻阅一些与幸福密切相关的住宅满意调查 ,其中由中国质量协会 、全国用户委员会组织开展的全国住宅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比较引人关注 :中国在2003年用户满意指数为63.38分 ,到2004年满意指数提升到64分 。据说 ,全国其他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一般在70―80分 ,而住宅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相对较低 。测评结果显示 ,住宅用户对相关自己居住质量各方面的满意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功能质量 、户型与布局设计 、工程质量 、物业管理 、自然环境和人交环境 、小区配套设施 。

  住在不满意的住宅中 ,怎么能够幸福呢?

  在美国住了快二十年 ,各种各样的住宅都住过 。对西方现代住宅的类型和发展也有一定的感受 。所谓的现代居住 ,我也有自己的认识 。

  现代住宅不仅仅是户型大 、设备齐全 ,建筑风格 、小区氛围和所在城市的水平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

  与中国不同 ,美国建筑风格都有比较明确的时间阶段性 ,战后初期的现代风格 ,趋于简陋;60年代的国际主义风格 ,简练而明快;8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 ,富于色彩和装饰的调侃;90年代的新都市主义 ,重现复旧感;21世纪初的新现代主义 ,包含了科布西艾的因素 ,也会有些解构主义的手法 。中国的建筑 ,则是把上面的各个时期的因素囫囵吞枣式的打包一起 ,时序上比较含糊 。

  小区氛围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绿化 、环境艺术固然重要 ,但是 ,小区的管理和居民的成分更加影响住宅区的质量 。在美国 ,找住宅的时候往往注意的是住户开什么汽车 ,因为从汽车可以看出住户的背景和文化 。如果都是开经济型的日本车 ,大约是蓝领一族为主 ,也有些中等的白领;如果开不起眼的欧洲车 、比较中等的日本车 ,是中产阶级的社区;如果宝马 、奔驰多 ,则奢华之族多 ,房价一般都不太合理了 。

  晚上马路上停车的多少也能反应一个小区的好坏 。如果晚上马路上停车多 ,即是车房不够 ,或者住户分租他人 ,说明小区居民收入平平;晚上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 ,一定是好区 ,可是价格也贵了 。

  观察周围的环境 ,对小区就有个基本的了解 。墙上有没有涂鸦 ,是有无帮派活动的最好标志 。看看附近的商店有没有在窗户上装铁栏杆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有 ,治安不怎么样;如果没有 ,社区肯定不错 。

  公寓生活 :Studio与Condo

  初到美国 ,住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西切斯特校区的客座教授宿舍中 ,一房一厅 ,客厅中有个用电的炉头 、冰箱 ,房间很小巧 ,却很好住;这种住宅 ,最适合单身职业人用 。那个时候还没有手机 ,我的房间外面走廊里有两部公用电话 ,住在那个公寓里的学生就在那里没完没了的“煲电话粥” ,也就体会到现代公寓的不方便之处。

  从费城到洛杉矶 ,情况不同了 。我新教书的学院并没有这样的教授公寓 ,我自己承租了一个Studio ,地点在洛杉矶的日落大道上――那是洛杉矶早期电影工业的发源地 ,卓别林曾在那里住过 。现在那个地方已经颓败 ,讲西班牙语的人多过讲英语的人 。没有车房 ,大家都把车停在马路两旁 。回来晚了 ,找不到停车的位置 ,要停得很远 ,不过那里的租金却出奇的低廉 。Studio是最简陋的公寓 ,我承租的那间仅为六七米见方的大房 ,隔出一个厨房和独立的浴室 ,整栋公寓楼上楼下 ,共有72家房客 。1991年洛杉矶黑人暴动 ,我住的那个Studio 公寓中的房客都打开房门 ,在楼道中议论 ,交流新闻 。虽然住得不是好 ,可是邻里关系密切 。互相帮助 ,互相关心 ,实在是开心 。

  后来又住过两房一厅和三 房一厅的公寓 ,中规中矩 ,社区内有游泳池 ,小孩整在那里戏水喧闹 ,才第一次恨游泳池 。 美国密度比较低的公寓 叫“康斗” ,或者叫“共渡公寓” ,是英语Condominium 的简称Condo的翻译 。往往两层 ,已经有 很浓厚的独户感 ,好一点的还会在入口的地方留个袖珍型的院子 ,可以种几盆花 。后来自己买了康斗 ,三房一厅,厨房浴室 ,步行入口有个小院子 ,还种了一棵很壮硕的桃树 ,每年春天 ,树上长满了橙色的黄桃,非常甜 ,那就是我的麻烦时期的开始 。白天有松鼠 、蜂鸟来吃 ,晚上则有一只熊 ,慢吞吞的从墙上走过来 ,坐在树上品尝 。我打开窗户看它 ,它安详地看看我 ,好像这是它的家 ,我倒成了外人 。

  康斗也就是联排公寓了 ,住在那里 ,才开始品尝到小社区的优越 。既有私隐的生活 ,又有社区邻里 。如果遇到一个比较活跃的社区领导(全是住户自己选举出来的) ,活动还蛮多 。

  人文元素与幸福住宅

  后来就买了大独户洋房了 。住得大 ,自然舒服 。院子也大 ,栽花养树 ,桦树上挂个蜂鸟饮水器 ,引来好多蜂鸟 ,也有野鹦鹉来吃果子 。家家有自己的大车房 ,社区也有自动大门 ,家后面还有个大水库 ,湖边有散步的路 ,每天在湖边散步 ,可以看见蓝色的圣盖布利尔山脉 。理想实现了 ,可是 ,社区松散 ,邻里老死不相往来 。没有朋友 ,大家关起门来活动 ,当代生活中单纯提倡隐私和物理品质的后果凸现 。

  我的困惑 ,大约也是大部分美国人的困惑 。要不怎么会出现“新都市主义”?

  在过去的四年当中 ,美国政府提出了新的住宅开发战略――“高明的增长 ,高明的选择”(Smart growth , Smart choice) ,内容就是要求住宅保持持续的增长 ,同时提供可供市场充分选择的住宅 。

  美国的城市住宅开发 ,已经走完了高速成长阶段 ,进入到比较平稳的发展期 。中国则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期 ,因此 ,美国的经验 ,在很大的程度上对我们来说有借鉴作用 。住宅区缺乏邻里精神 ,缺乏社区内容 ,缺乏亲和气息 ,当前已在美国显示出其严重性 。我们对此比较迟钝 。

  美国住宅的发展情况 ,其实体现了强调物理元素而忽视了心理和人文元素的情况 ,这样的社区 ,这样的住宅 ,虽然是在大小尺寸 、环境方面有比较高的满意程度 ,但是却不能说是令人感到幸福的 。期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空间 ,一个温馨的住宅区氛围 ,一个紧凑而积极的社区构成 ,是所有人的心愿 ,也是幸福住宅的根本所在 。

幸福住宅

 

  作者简介 :

  王受之――建筑大师 ,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教授, 著作有《世界现代设计史》 、《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 、《世界现代建筑史》等 。

  忽视了心理和人文元素的住宅和社区 ,虽然在大小尺寸 、环境方面有比较高的满意程度 ,但是却不能说是令人感到幸福的 。

  住宅给我们的幸福感其实是相对的 。

  1957年 ,在武汉音乐学院当教授的父亲 ,被打成“右派” ,家况突变 ,母亲带着我们年纪尚小的三兄妹 ,从原来住的非常温馨的教授楼迁到学院那个叫“二十栋”的三层宿舍 ,一家挤住三楼的两间房 。父亲后来从农场回来 ,全家五口挤在那里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 。三层楼共住着十户人家 ,只有一个公共厕所 ,连厨房也是公用的 。

  “二十栋”的左邻右舍都是学院的勤杂工 ,大家和睦相处 ,对我们这“右派”之家倒没有丝毫歧视 。晚上大家一起吃饭 ,父亲就着小唱机小声地听哈恰图粱 、肖斯塔科维奇 、巴托克 、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 ,给我们讲解他们的音乐;冬天的晚上 ,从三楼窗口看去 ,大雪掩盖了整个校园 ,室内一束腊梅绽放 ,清香飘逸 。当时 ,我觉得生活特别幸福 ,对那个拥挤 、缺乏公共设施的家有着非常强烈的依恋 。

  后来 ,我到美国的加利福尼亚 ,一呆就是20年 。住的房子很大 ,四面大窗 ,从窗口可以看见圣盖布利尔山脉;高大的玻璃窗6米高 ,阳光充沛;花园虽然不大 ,倒也四季鲜花盛开 ,爬墙虎爬了4米高 ,把墙面完全遮成一片绿色的毡子;车房可以同时做自己的画室 ,四壁装上书架 ,天花很高 ,需要把四个书架叠起来 ,才能填满一面墙 。但是 ,当年在武汉音乐学院“二十栋”中的那份温暖 、亲情 、和谐感好像没有了 ,心里总感觉有那么一丝不踏实 。

  现代居住与小区氛围

  前不久翻阅一些与幸福密切相关的住宅满意调查 ,其中由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组织开展的全国住宅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比较引人关注 :中国在2003年用户满意指数为63.38分 ,到2004年满意指数提升到64分 。据说 ,全国其他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一般在70―80分 ,而住宅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相对较低 。测评结果显示 ,住宅用户对相关自己居住质量各方面的满意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功能质量 、户型与布局设计 、工程质量 、物业管理 、自然环境和人交环境 、小区配套设施 。

  住在不满意的住宅中 ,怎么能够幸福呢?

  在美国住了快二十年 ,各种各样的住宅都住过 。对西方现代住宅的类型和发展也有一定的感受 。所谓的现代居住 ,我也有自己的认识 。

  现代住宅不仅仅是户型大 、设备齐全 ,建筑风格 、小区氛围和所在城市的水平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

  与中国不同 ,美国建筑风格都有比较明确的时间阶段性 ,战后初期的现代风格 ,趋于简陋;60年代的国际主义风格 ,简练而明快;8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 ,富于色彩和装饰的调侃;90年代的新都市主义 ,重现复旧感;21世纪初的新现代主义 ,包含了科布西艾的因素 ,也会有些解构主义的手法 。中国的建筑 ,则是把上面的各个时期的因素囫囵吞枣式的打包一起 ,时序上比较含糊 。

  小区氛围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绿化 、环境艺术固然重要 ,但是 ,小区的管理和居民的成分更加影响住宅区的质量 。在美国 ,找住宅的时候往往注意的是住户开什么汽车 ,因为从汽车可以看出住户的背景和文化 。如果都是开经济型的日本车 ,大约是蓝领一族为主 ,也有些中等的白领;如果开不起眼的欧洲车 、比较中等的日本车 ,是中产阶级的社区;如果宝马 、奔驰多 ,则奢华之族多 ,房价一般都不太合理了 。

  晚上马路上停车的多少也能反应一个小区的好坏 。如果晚上马路上停车多 ,即是车房不够 ,或者住户分租他人 ,说明小区居民收入平平;晚上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 ,一定是好区 ,可是价格也贵了 。

  观察周围的环境 ,对小区就有个基本的了解 。墙上有没有涂鸦 ,是有无帮派活动的最好标志 。看看附近的商店有没有在窗户上装铁栏杆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有 ,治安不怎么样;如果没有 ,社区肯定不错 。

  公寓生活 :Studio与Condo

  初到美国 ,住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西切斯特校区的客座教授宿舍中 ,一房一厅 ,客厅中有个用电的炉头 、冰箱 ,房间很小巧 ,却很好住;这种住宅 ,最适合单身职业人用 。那个时候还没有手机 ,我的房间外面走廊里有两部公用电话 ,住在那个公寓里的学生就在那里没完没了的“煲电话粥” ,也就体会到现代公寓的不方便之处 。

  从费城到洛杉矶 ,情况不同了 。我新教书的学院并没有这样的教授公寓 ,我自己承租了一个Studio ,地点在洛杉矶的日落大道上――那是洛杉矶早期电影工业的发源地 ,卓别林曾在那里住过 。现在那个地方已经颓败 ,讲西班牙语的人多过讲英语的人 。没有车房 ,大家都把车停在马路两旁 。回来晚了 ,找不到停车的位置 ,要停得很远 ,不过那里的租金却出奇的低廉 。Studio是最简陋的公寓 ,我承租的那间仅为六七米见方的大房 ,隔出一个厨房和独立的浴室 ,整栋公寓楼上楼下 ,共有72家房客 。1991年洛杉矶黑人暴动 ,我住的那个Studio 公寓中的房客都打开房门 ,在楼道中议论 ,交流新闻 。虽然住得不是好 ,可是邻里关系密切 。互相帮助 ,互相关心 ,实在是开心 。

  后来又住过两房一厅和三 房一厅的公寓 ,中规中矩 ,社区内有游泳池 ,小孩整在那里戏水喧闹 ,才第一次恨游泳池 。 美国密度比较低的公寓 叫“康斗” ,或者叫“共渡公寓”,是英语Condominium 的简称Condo的翻译 。往往两层 ,已经有 很浓厚的独户感 ,好一点的还会在入口的地方留个袖珍型的院子 ,可以种几盆花 。后来自己买了康斗 ,三房一厅 ,厨房浴室 ,步行入口有个小院子 ,还种了一棵很壮硕的桃树 ,每年春天 ,树上长满了橙色的黄桃 ,非常甜 ,那就是我的麻烦时期的开始 。白天有松鼠 、蜂鸟来吃 ,晚上则有一只熊 ,慢吞吞的从墙上走过来 ,坐在树上品尝 。我打开窗户看它 ,它安详地看看我 ,好像这是它的家 ,我倒成了外人 。

  康斗也就是联排公寓了 ,住在那里 ,才开始品尝到小社区的优越 。既有私隐的生活,又有社区邻里 。如果遇到一个比较活跃的社区领导(全是住户自己选举出来的) ,活动还蛮多 。

  人文元素与幸福住宅

  后来就买了大独户洋房了 。住得大 ,自然舒服 。院子也大 ,栽花养树 ,桦树上挂个蜂鸟饮水器 ,引来好多蜂鸟 ,也有野鹦鹉来吃果子 。家家有自己的大车房 ,社区也有自动大门 ,家后面还有个大水库 ,湖边有散步的路 ,每天在湖边散步 ,可以看见蓝色的圣盖布利尔山脉 。理想实现了 ,可是 ,社区松散 ,邻里老死不相往来 。没有朋友 ,大家关起门来活动 ,当代生活中单纯提倡隐私和物理品质的后果凸现 。

  我的困惑 ,大约也是大部分美国人的困惑 。要不怎么会出现“新都市主义”?

  在过去的四年当中 ,美国政府提出了新的住宅开发战略――“高明的增长 ,高明的选择”(Smart growth , Smart choice) ,内容就是要求住宅保持持续的增长 ,同时提供可供市场充分选择的住宅 。

  美国的城市住宅开发 ,已经走完了高速成长阶段 ,进入到比较平稳的发展期 。中国则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期 ,因此 ,美国的经验 ,在很大的程度上对我们来说有借鉴作用 。住宅区缺乏邻里精神 ,缺乏社区内容 ,缺乏亲和气息 ,当前已在美国显示出其严重性 。我们对此比较迟钝 。

  美国住宅的发展情况 ,其实体现了强调物理元素而忽视了心理和人文元素的情况 ,这样的社区 ,这样的住宅 ,虽然是在大小尺寸 、环境方面有比较高的满意程度 ,但是却不能说是令人感到幸福的 。期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空间 ,一个温馨的住宅区氛围 ,一个紧凑而积极的社区构成 ,是所有人的心愿 ,也是幸福住宅的根本所在 。

X